开放可编程基础设施(OPI)项目,重新定义DPU/IPU

数据处理单元(DPU)和基础设施处理单元(IPU)正在改变企业通过网络部署和管理计算资源的方式;OPI(Open Programmable Infrastructure)将培育一个生态系统,以方便这些创新技术的采用。

SmartNIC、DPU、IPU抑或是新推出的CIPU,虽然在命名方式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但以C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向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架构的转变是大势所趋。新一代 DPU/IPU 设备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采用易于编程的多核 CPU、先进的网络接口以及一组强大的网络、存储和安全加速器,可以进行编程以执行多个软件定义的硬件加速功能。

6 月 21 日,Linux 基金会宣布了新的开放可编程基础设施(OPI)项目。OPI 将为基于 DPU 和 IPU 技术的下一代架构和框架培育一个社区驱动的、基于标准的开放生态系统。OPI 旨在简化应用程序中的网络、存储和安全 API,从而在开发运维、安全运维以及网络运维之间的云和数据中心中实现更具可移植性和高性能的应用程序。

OPI 的创始成员包括戴尔科技、F5、英特尔、是德科技、Marvell、英伟达和 Red Hat,覆盖从芯片和设备制造商、独立软件开发商、测试和测量合作伙伴、原始设备制造商到最终用户。

“当一个新技术出现时,往往会推动技术发展和商业创新,但也面临着缺乏开放标准和社区支持等难题,”Linux 基金会项目高级副总裁 Mike Dolan 说。“DPU/ IPU 是当今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典范,OPI 将通过支持 DPU/ IPU 技术的生态系统来加速应用发展。”

DPU 和 IPU 越来越多地用于支持 5G、AI/ML、Web3.0、crypto 等应用的高速网络功能和数据包处理,因为它们在跨网络、计算、安全和存储领域管理资源方面具有灵活性。服务器不再是云、边缘或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单元,运营商现在可以创建由 DPU、IPU、GPU 和 CPU 支持的分散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池,以满足客户的应用工作负载和扩展需求。

OPI 将帮助 DPU/IPU 的基础设施建立和培育一个开放、创造性的软件生态系统。随着 DPU / IPU 厂商越来越多,OPI 项目旨在帮助定义适用于任何厂商硬件产品的 DPU/IPU 软件栈的架构和框架;利用现有的合适的开源项目,如 DPDK、SPDK、OvS、P4 等,培育丰富的开源应用生态系统。

OPI 项目旨在:

  • 定义 DPU 和 IPU
  • 描述适用于任何硬件解决方案的基于DPU和IPU的软件堆栈的供应商无关的框架和架构
  • 支持创建丰富的开源应用程序生态系统
  • 与具有相同愿景的现有开源项目(如 Linux 内核)集成
  • 创建新的 API,用于与 DPU 和 IPU 生态系统的元素进行交互,包括硬件、托管应用程序、主机节点以及软件的远程配置和编排

随着几个工作组的启动,初起的技术贡献将以IPDK(Infrastructure Programmer Development Kit,基础设施程序员开发工具包)的形式出现,该工具包现在是由 Linux 基金会管理的 OPI 的一个官方子项目。IPDK 是用于基础设施卸载和管理的驱动程序和 API 的开源框架,运行在 CPU、IPU、DPU 或交换机上。(IPDK:可编程基础设施时代的开源开发框架)

此外,英伟达DPU 的开源软件开发框架 DOCA也将被贡献给 OPI,以帮助开发人员创建可以跨 DPU、IPU 和其他硬件平台卸载、加速和隔离的应用。

DOCA(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on-a-Chip Architecture)是英伟达专为BlueField DPU打造的一个高度可编程的SDK开发平台工具,为开发者提供简单开发接口,程序员可以利用 API、库和示例代码来创建和加速应用程序。

随着DOCA也被贡献给OPI,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的两大DPU软件框架都走向开源,那么目前市场上DPU/IPU软件生态复杂、框架多、接口杂、开发难度高等问题是否会就此终结?

官网:https://opiproject.org
GitHub:https://github.com/opiproject/opi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25834.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22-06-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