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URLLC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报告的题目是“URLLC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针对低时延、高可靠的场景我们是怎么考虑的。报告分三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一下5G目前的业务需求愿景、网络架构的情况,然后简单看一下URLLC的业务需求,以及我们会提出一些如何实现低时延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一些应用场景和案例。

这幅图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5G的业务需求,ITO提出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里面,就是我们的5G不止研究人和人之间的通信,而是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这个就是面向这三个业务,整个的5G愿景,我们可以看到在无线侧,我们可能考虑了很多的技术,用来增强空口的传输效率。在核心网侧,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网络架构,尤其是对数据中心的设置,可能包括核心的汇聚的以及边缘的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形成了一个云的架构,来实现整个5G的业务传输。

不管是无线侧还是核心侧,我们希望整体在实现的过程中,首先是通用的硬件平台上,我们可以基于模块化对它进行编程。再往上,我们网络要能够感知业务,不像现在,现在只是一个管道,我们要能够感知这个业务。再往上,我们希望它是一个网络开放平台,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业务需求,实现整个网络的能力开放,这是一个从逻辑层面讲的架构,刚才跟愿景是一致的,下面是个基础设施的平台,这些通用的平台,把物理资源放在虚拟平台上,以便于我们进行调度。

上面是业务应用的平台,涉及到SDN和NFV的技术,我们设计的时候,刚刚很多专家都提到了网络切片,需要考虑不同的切片实现不同的功能,我们如何实现它呢?一定要有模块化的组建。

数据中心我们认为分成四层,首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汇聚DC,基本上是省级的,边缘DC是地市级,最后无线接入点有可能接入一些贴近基站的业务,通过这样的数据中心,我们希望实现5G云架构。

前面讲的是5G业务的需求情况以及网络架构,下面看一下低时延业务。对于一些工业控制跟家极致,有可能达到0.25毫秒,并且对时延的抖动有很高的要求。还有远程控制,这一块需要比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LTE网络能满足这些要求吗?显然没办法满足,我们调研了一些国家整个线网的运行情况,可以看到端到端的时延,最低也是30毫秒以上,所以说,目前的这样一个LTE网络实在是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低时延业务需求。

我们要分析一下它的主要瓶颈在哪里?我们把时延可以切割,首先在无线侧有一个空口时延,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在20毫秒左右。从基站传输到回传网络的某个节点上,大概需要6—8毫秒,之后进入回传网络,一直进入到核心网,访问我们的业务大概40—50毫秒。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网络架构下,我们无论如何没有办法把时延缩到1毫秒的需求。怎么办呢?基本上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一个就是要把空口时延缩短,另外一个要打破现有的网络架构,在新的网络架构上才有可能实现低时延、高可靠业务的服务。

先看一下空口部分,主要引入是上行时延,主要是Grant下发,终端接收是一个瓶颈,接入的过程会引入很多的时延。另外一个引入时延的是TTI周期过长。或许在5G里面我们怎么样从空口角度来缩短时延呢?一方面,我们在上行这一块,希望不要让Grant成为瓶颈,能够有一个预调度。在切换过程中,我们希望免RACH接入,配合调度实现高效的服务。

刚才是空口部分,网络架构部分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很自然的会考虑到我们把业务下移,刚刚大家很多专家都讨论到了,说MEC技术。实际上MEC就是把业务下移到基站侧,这个肯定是我们降低时延的有效手段。可是我们要想把业务下移,首先要在现有的网络里面考虑怎么样把它分离,现在都在网关节点上。

我们把它分开以后,明确控制面是做什么的,比如说实现计费、管理这方面的功能。数据面又做什么呢?它完成路由的转发以及数据包的解析。分开以后,他们之间又不能是割裂的,所以要建一个接口,这个接口就是增强的GTP协议,传一些策略、流量等信息。

有了这样一个先决条件,才可能把用户面下移,下移到哪里呢?MEC平台,就是移动边缘计算靠近无线侧的一个集中处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实现业务的本地化,就是说本地业务本地处理,这样的话,就把我们从回传到核心网那一部分时延全部都给节省掉了,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使我们的低时延业务实现。

刚才专家提到了网络切片,很显然,网络切片是5G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低时延、高可靠业务里面,网络切片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的业务多种多样,不可能为了满足一个低时延的要求,所有的网络配置都是往这个方向倾斜。所以,我们要为低时延、高可靠建立相应的切片。有了这些切片以后,我们通过调用不同的软件模块就可以实现相应的低时延性能。

最后一个,辅助的就是D2D通信,其实已经提出来很久了,可能是推进过程相对比较曲折一点,并没有实现规模化应用。比如说我们以后的车联网业务,大家都知道,今年3GPP已经结题了V2V,一方面是基站,另一方面就要靠D2D通信实现相应的功能,所以未来我们认为这会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于低时延、高可靠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有了这些业务的支持,我们看看能不能实现相应的低时延、高可靠业务,这里举了三个典型的场景,一个是车联网,另外一个是精准定位,还有一个是VR技术。

先看一下车联网,如果讲车联网的话,我们可能爱稍微回顾一下车联网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实际上车联网现在是娱乐业务阶段,后续要进入辅助驾驶、主动安全阶段,时延大概20毫秒左右,最后要进入无人驾驶,无人驾驶要求当然很高,时延大概在1毫秒。

目前车联网这块的通信应用场景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的D2D,车跟车之间,还包括跟基站之间,还有路边的基础设施,比如说部署在信号灯上,就要传输信号灯的信息。

整个标准推进今年完成了V2V的规范出台,明年3月份的时候,应该V2X也能够完成规范制定。美国和欧洲都做了很多相应的实验,基本上是基于DSRC技术。在国内,目前车联网的实验基地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实验基地,这是由工信部牵头做实验的基地,我们也参与了一些相应的测试验证工作。主要包括17种安全场景和9种效率类的场景,这个在3GPP的标准里都有很明确的规定。

我们要做什么呢?一个是智能停车这一块,大家也做了很多的demo,光找到车位还不够,我们需要把车引导到相应的位置。人从地库出来需要取车,要把人引导到车的位置,所以我们做这个案例就是要实现这一功能。

这个是一个车辆编队行驶的案例,是跟清华大学合作的,目前我们只做了一个demo,能够保持一个队形做车的编队,但是应用在车上面,后续可能还需要再进一步研究。

前面说的是车联网,下面我们看一下精准定位。整个定位在标准演进过程当中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候大家关注室外定位,在R14对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希望能够在5G里面实现80%概率以上的3米以内的精准定位。

这是我们提出的精准定位的网络架构,其实这跟一般定位的网络架构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最大的特点是我们对天线做了分簇,通过这个方式来降低对基站同步的要求以后,才有可能把这样的系统部署到线网当中去。

这是人在会议室里面走,我们可以做到精准定位,但是非常慢,因为我们进行非常大的样本裁量,增加了计算资源,使得我们的计算速度会很慢,用户量增加的时候,这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的定位还要进一步改进。增强版的案例引入了惯导,手机里的陀螺仪等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降低样本点的数量,从而实现快速的定位。
如果是在车的移动过程当中,刚才我们说到智能停车、车辆的编队都会用到这方面的信息,那时候真的需要非常低的时延来配合车的速度。后续网络部署情况,我们给出了如何做室内单元的部署,因为室外的已经做得很好了,重点是室内的问题,包括地下车库。

右侧的图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些定位信息,因为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基本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以用到业务运营,以及网络维护上,将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出来一些相应的大数据处理方法。

最后一个案例是无人机VR案例,这是我们针对MEC来做的,针对MEC这样一个网络架构,大家可以看到这里这里部署了一个MEC服务器,快速实现基站把信息传递给相应的客户。这个案例是在一个体育场,我们戴一个VR眼镜,无人机飞到空中以后可以拍摄到下面的场景,基本上我记得这个无人机上应该是五个摄像头,拍了五个场景,回传回来以后仍然是五个场景,但是我们可以在MEC的服务器上通过数据处理的方法整合场景,把它再传回给用户。这样,用户在移动的过程当中,就如同在无人机俯视周围,就实现了基本的VR服务。

这是我们的演示视频,这是刚刚提到的无人机飞到空中以后,分别五个摄像头拍摄的情况。拍摄这些画面以后要把它传到MEC,MEC在本地做一些图象处理工作,把不同的视频做一个整合,如果说没有MEC系统,这么大的实时数据流传回给后面的核心网,核心网这是整合以后再回来,很显然我们看到的就只能是一个延迟的数据了。整合后的图象,假设在无人机上看某一个方向的时候,这是两个摄像头的信息拼接在一起,就相当于你在无人机上看到的情况。

其实URLLC的场景还有很多,刚才我们讲到典型的场景,包括工作控制,是对可靠性、时延要求很高的场景。还有一个就是远程控制,包括无人机,刚才我们说的是视频的拼接,支持VR业务,实际上无人机的实时控制要求也很高,对可靠性的要求也要提高。

基本上就是这些内容,我们刚才也介绍了一些案例,总体来说,我们对5G业务作了一个概述,看了一下实现低时延高可靠业务要通过哪些技术来实现。谢谢大家!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18217.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16-12-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