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与SDN峰会 往届大会回顾

未来网络与SDN峰会-往届大会回顾

双十一余热尚未平息,双十二又将来临。购物车里是否已经囤积了一堆待购商品,坐等双十二浴血奋战淘宝?每年双十一导向淘宝的流量都会激增,掀起网络潮汐效应。类似的新兴业务越来越多,疲惫不堪的网络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互联网改革迫在眉睫。2014年12月8日-9日,网络大牛们齐聚南京,围绕“当前网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未来网络的技术发展趋势及SDN开放网络的未来走向”等议题进行交流。2014年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暨全球SDN开放网络高峰会议即将拉开序幕,小编特意筛选了往届大会的精彩片段,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历届大会,感受未来网络在中国的成长历程。

回顾2011

2011年大会是国内首届以未来网络技术发展与创新研究为主题的论坛,计划以后每年都会召开,力争打造品牌效应。大会围绕“未来网络”展开讨论,分析当今网络的弊端,畅想未来网络的新格局。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领域中,未来网络(Future Network)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对未来网络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占领信息技术制高点、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需求。

互联网的应用已超越初衷--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在演讲中分析了当前的网络现况,他认为互联网设计之初的假定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应用的需求,网络演进速度缓慢,新业务迅速崛起,网络反而成为新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面临着众多挑战的互联网技术遇到了发展瓶颈,网络结构不灵活导致网络拓宽难度大,网络体系臃肿导致网络管理难度大,网络安全体系不够完备,兼容性也不够强,类似的种种原因促使我们进行改革,打造新的网络纪元。

演进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Internet面临的问题--刘韵洁
互联网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是任何技术都有生命周期。互联网创建时没有预料到受众会如此之广,因此一些创建之初的设定就限制了网络的发展,而演进已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Internet面临的问题了,只能获得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我必须有勇气革故鼎新,推翻旧的体系架构,构建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变革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看得比今天更远,而不是为了变革而变革,我们的目的是解放思想。

研究未来网络需要打破思维定势--李国杰
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不同,自然系统是“上帝”创建的,一般不能打破,而人工系统是人创建的,需要不断的创新。一旦使用某个人工系统的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思维定势。所谓“飞行中不能换飞机发动机,行驶中不能换汽车轮子”就是这种思维定势。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新型业务模式的兴起,互联网受众的剧增,未来互联网需求将会更加庞大,现有网络有些根本问题无法解决,不可能满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跳出思维的藩篱,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敢于另起炉灶重头开始。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刘多
国外在未来网络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领先,我们应该借鉴欧美在未来互联网领域的工作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中国式未来网络发展策略。在未来网络的研究道路上,必须坚持双管齐下,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生产。不仅仅要注重技术研究,力争掌握最新技术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而且要狠抓生产,从建设创新型网络架构试验平台出发,构建良好的未来网络创新实验环境,为推动未来网络产品化做好铺垫。

回顾2012

2012年第二届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在南京丽湖亚致会展中心酒店隆重举行,会上我国首个全国性的未来网络产业联盟“中国未来网络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架起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在重大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为企业扫除后顾之忧,共同推动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嘉宾分析了软件定义网络、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互联网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展望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带领观众享受一场饕餮盛宴。

互联网发展历程的经济解读--邱达明
从经济层面看来,互联网具有两面,一面是用户一面是发展商。互联网的受众越广其商业价值越大,发展商收益越多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投资力度越大,更高端的技术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就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循环往复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俗话说“人多的地方钱多”,这句话形容互联网再合适不过了,马云荣登首富榜就是最好的证明。

把算法和协议分开,简化协议,用强大的算法来解决网络的问题--张晖
控制层的协议是分布式的算法,它决定数据层所有状态函数,控制层协议最复杂也是功能最强大的。随着互联网不断扩张,功能不断丰富,控制协议也变得十分复杂,整个网络状态都不清晰。不过控制协议可以配置,而且主要定义网络的功能在控制协议上,也许控制协议是网络创新的突破口。将算法和协议分开,协议越简单越好,不做任何功能性定义,所有功能都放在算法上解决。或许这样,我们能够在未来网络创新的道路上找到切入点,获取压倒性优势。

软件正在向网络层快速地延伸,使得整个网络更加灵活开放--曹淑敏
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促使软件定义网络(SDN)诞生,SDN简而言之就是将控制层与转发层剥离,抽象底层物理资源,屏蔽网络拓扑的复杂性,并向上开放接口,实现网络可编程化。运营商、设备商、服务提供商纷纷投身SDN研究,一方面表明SDN发展势头强盛,但是也为SDN标准化带来更大的难度。SDN的进展一直是“雷声大,雨点下”,虽然炒作热火朝天,但是离SDN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SDN,推动SDN尽快落地。

回顾2013

在2013全球SDN与开放网络高峰会议上,众多嘉宾和厂商代表纷纷讲述了SDN的优势以及在自己网络和产品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于使用SDN会带来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峰会的主要看点包括:设立SDN专业技术培训板块以及大规模的SDN设备测试活动。下面我们一起回顾Dan Pitt和Justin Dustzadeh的演讲。

创建OpenFlow的目标不是为了创建标准,而是为了在市场中进一步推动SDN--Dan Pitt
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云计算和开源社区的兴起,为SDN的发展带来了市场和科技的双重驱动。传统网络存在种种限制而SDN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SDN利用虚拟化、自动化和简单化进行省钱,甚至是赚钱。在SDN的发展历程中OpenFlow具有无法撼动的地位,OpenFlow作为第一个SDN标准是一个与设备商无关的开放南向接口协议,坚持SDN最初的理念构建纯SDN网络。

从传统网络向SDN过渡是网络改革的转折点--Justin Dustzadeh
虽然很多企业对SDN感兴趣,但是真正部署SDN的寥寥无几,目前从传统网络向SDN网络迁移还存在很多问题,是阻碍SDN产业化的原因之一。目前的迁移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迁移和分步迁移,直接迁移需要颠覆整个现有网络代价太大,所以企业持怀疑态度。而分步迁移相对较为温和,采用过渡的方式给企业留有缓冲时间。Migration Working Group是一个由业内专家和专注于SDN迁移的工作者构成的组织,致力于研究SDN迁移的真实案例,收集实践经验并作为参考。相信在该组织的推动下以及业内人士的不断努力下SDN产业化指日可待。

展望2014

回顾往届大会,仿佛再次见证了SDN的发展历程。每年大会都集聚业内最前端的技术观点,最精彩的演讲议题。2014年是SDN面向产业化最为关键的一年,2014年的峰会注定是最精彩的,让我们一起期待2014年峰会的到来,到时小编会第一时间为您播报,敬请关注SDNLAB

人物简介: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
李国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
邱达民:教授,IEEE 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系系主任
张晖:ACM 院士,美国CMU大学正教授
曹淑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
Dan Pitt: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执行总裁
Justin Dustzadeh:博士,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代表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4197.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蛋炒饭 发表于14-12-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