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算力路由器、首个5.5G智能核心网,MWC2024上还有哪些企业在大秀肌肉?

被业界称为“移动通信风向标”的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4)今日将正式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主题是“Future First”,聚焦6大领域:5G与下一代移动通信、万物互联、AI人性化、工业4.0-数字工程与制造、颠覆传统─创新科技、数字基因。其中,5G-A与AI技术仍是最佳看点。

据悉,MWC2024全球参展商超过2400家,其中中国企业超300家,占比超过12%。大会吸引了全球各大手机厂商、运营商、通信方案解决商和芯片厂商,成为前沿技术趋势的重要展示舞台。

下面一起看看有哪些企业在大秀“肌肉”吧!

中国移动发布全球首台算力路由器

在MWC2024期间,中国移动发布全球首台算力路由器(CATS Router)。据悉,本次发布的设备历时两年研制成功。算力路由器支持算力感知、通告、联合路由功能,打破了传统互联网路由方式,构筑起算网一体深度发展的“根技术”。

算力路由器基于IETF CATS工作组算力路由国际标准设计研制,基于现网通用的路由器平台(NetEngine、ZXR10)研制完成,支持灵活的算力信息扩展、自适应算力通告、动态联合路由等功能。经过多轮测试验证,算力路由器在边缘计算场景下,可实现高并发业务平均端到端时延降低15%,算网系统容量提升30%,有效支撑AR/VR、车联网、AI推理等时延和计算敏感型业务需求。

后续,中国移动将开启算力路由规模中试,将首批算力路由器投入规模试验,为后续商用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华为发布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

在MWC2024期间,华为云核心网产品线总裁高治国发布了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

此次发布的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包括新通话技术、网络智能、运维智能等。其中,新通话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通话概念和服务模式,可将实时通话升级为实时交互式、沉浸式通话,并允许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同步传递多种多媒体信息,如视频、图片和文件,在通话期间共享屏幕内容等。

作为华为5.5G智能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通话技术已经在我国31个省份部署,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此外,这一技术也在欧洲、拉美、中东和亚太等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验证,并计划于2024年正式商用。

5.5G也就是5G-A,是5G和6G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在5G业务规模不断增长,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速的趋势下,面向2025年到2030年规划的通信技术,是对5G应用场景的增强和扩展。具体看,5.5G在下行和上行传输速率上对比5G有望提升10倍,网络接入速率达到10Gbps,同时保障毫秒级时延。

AI 和无线行业领导者共同成立 AI-RAN 联盟

MWC2024期间,多巨头共同成立了AI-RAN联盟(AI-RAN Alliance)。这一全新合作项目旨在将AI融入蜂窝技术,以进一步推进无线接入网络(RAN)技术和移动网络的发展。

该联盟的阵容十分强大,创始成员包括亚马逊云科技、Arm、DeepSig、爱立信、微软、诺基亚、美国东北大学、NVIDIA、三星电子、软银公司和 T-Mobile 等。联盟的使命是提高移动网络效率、降低功耗以及改造现有基础设施,从而为电信公司在 5G 与 6G 的助力下利用 AI 释放新商机奠定基础。

据了解,联盟成员将发挥其技术专长和领导力,重点推进三大研究和创新领域的发展:

一是AI for RAN:利用 AI 提升 RAN 能力,从而提高频谱效率。
二是AI and RAN :整合 AI与 RAN 流程,以更有效地使用基础设施,创造 AI 驱动的收入机会。
三是AI on RAN:通过 RAN 在网络边缘部署AI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并为移动用户提供新服务。

华为发布通信行业首个大模型

在MWC2024的舞台上,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杨超斌对外宣布,基于三十余年积累的通信行业知识和经验,华为打造了首个垂直服务于通信行业的大模型。

华为通信大模型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商用大模型,正在其逐步应用中凸显智能化价值。该大模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提供关键的智能化技术能力,用于优化通信网络性能、智能调度资源等,旨在实现在5G技术基础上演进而来的5G-A时代智能化目标。

华为方面表示,大模型可以通过语言交互的方式,提供精准的网络状态、故障根因、处理建议等信息,协助降低故障处理时间至少30%。比如,在移动承载网络场景,基于网络数据和决策链推理,快速定位原因,平均故障处理时长可以从2.5小时降低到20分钟。

中兴通讯发布端到端算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在MWC2024上,中兴通讯发布了端到端算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算/存/网/IDC完整的全套解决方案,实现全栈软硬件一体化部署,加快业务上云速度。

此次中兴通讯发布的解决方案,在硬件层面,全系列服务器提供高品质异构算力,高性能分布式全闪存储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读写,提升大模型训练的速度;无损网络实现0丢包、微秒级时延;全液冷模块化预制IDC,PUE低至1.13。在软件层面,打造AI Booster智算平台,通过自动并行训练最大化GPU利用率,通过可视化开发和自适应参数优化,大幅降低开发门槛。

此外,中兴通讯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在通算领域,针对互联网云和电信云等通用场景,提供系列化通用服务器,全系支持液冷,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和高扩展性的通用算力。针对海量的大视频存储的场景,推出了大存储服务器。对于金融、科学计算等关键应用场景,推出业界领先的4路服务器。此外,针对高密度计算场景,中兴通讯推出IceCube全液冷整机柜方案,推进数据中心的绿色高效发展。在智算领域,中兴通讯提供系列化训练服务器、推理服务器和AiCube训推一体机,满足中心万卡规模训练池、区域通算/智算融合推理池、边缘训推一体等全场景需求。

中国移动宣布2024年将在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

中国移动宣布2024年将在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持续释放5G潜力,共创5G新价值。

据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将在年内实现RedCap、三载波聚合规模商用,全面推动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网、网络智能化、XR增强、工业互联网五大技术试商用部署。

在资费方面,中国移动将结合5G-A的网络特性和覆盖情况,探索多量纲的计费模式,满足特定业务、特定客群的信息服务需求。

在终端方面,中国移动将结合5G-A的网络制式,联合国内外终端、芯片厂商,加速推动手机、PC、XR、手表等泛终端适配5G-A网络,持续丰富5G-A制式终端品类和供给。

在产品方面,中国移动将结合5G-A的网络优势,持续丰富5G新通话、云手机、云电脑等规模商用产品功能和体验,不断打造VR、裸眼3D、元宇宙等创新型产品。

高通发布全新FastConnect 7900和骁龙X80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

高通发布了两款全新的旗舰级连接硬件,分别是全新的WiFi7解决方案FastConnect 7900,和全新的骁龙X80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两个方案都重点强调了AI赋能。

首先来看FastConnect 7900。作为高通最新一代的旗舰连接方案,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其具备内置AI单元,从而可以提供AI增强特性的WiFi7连接体验,包括更低的网络延迟、更智能的封包优先级、更快的多网络融合加速等等。第二,FastConnect 7900依然具备大量高通自研的连接提速技术。比如行业唯一的HBS高频并发技术,就使得它可以做到两个5GHz(5.2GHz+5.8GHz)频段并发,从而在不支持6GHz频段的地区提供更快的WiFi速度。第三,FastConnect 7900现在还实现了单芯片同时集成WiFi+蓝牙+超宽带(UWB)三种连接功能。相比于竞品它拥有更小的占板面积,从而可以让智能手机变相配备更大的电池、提升续航时间。

而在新一代的骁龙X80 5G上,除了同时支持毫米波、Sub-6GHz和卫星通信三种制式外,它还成为了智能手机上首个支持下行6载波聚合的5G基带方案。再加上业界首个基于AI的多天线管理设计,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资料显示,能够显著提升手机选择、连接基站的速度,降低切网延迟,甚至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紫光展锐推出首款支持5G R16宽带物联网特性的芯片平台

紫光展锐在MWC2024上重磅发布了业界首款全面支持5G R16宽带物联网特性的芯片平台——V620。该芯片基于紫光展锐第二代5G通信技术平台,具备强劲的性能和全面的网络覆盖,可广泛应用于5G FWA、5G手持终端、5G模组、笔电、网关等多种形态的设备,在全球范围内为宽带接入、电力、能源和高端制造等垂直领域带来出色的5G连接。

据介绍,紫光展锐V620拥有强劲的射频能力和全网通特性,单芯片可支持TDD NR、FDD NR、FDD-LTE、TDD-LTE、WCDMA和GSM等网络制式,支持Sub-7GHz主流频段,支持全球运营商主流5G频段,支持NR CA、LTE CA、ENDC等主流频段组合,适配全球主要网络。无论用户身处何种网络环境,V620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5G网络连接。

此外,在支持5G宽带物联网方面,紫光展锐V620具备多项业界领先的R16关键特性。包括率先支持5G TSN,把5G应用于工业TSN网络、支持室内5G高精度定位,误差小于3米(90%的概率),实现室内人员、物料、AGV等精准定位、低延时高可靠通信,平均RTT时延达8ms以及支持 R16低功耗特性等。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26454.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24-02-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