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阻止英伟达?

十年前,当英伟达宣布计划向数据中心AI战略转型时,大家纷纷质疑其能否打造出一款全栈、企业级产品?AI还有市场吗?十年后的现在,在英伟达发布最新财报后,人们思考的问题开始变成——谁能挑战英伟达作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AI平台提供商的霸主地位?

通过明智的收购、内部硬件/软件开发和战略联盟,英伟达把握了ChatGPT 所引发的生成式 AI机遇,成为AI大模型最大的受益者。无论是全行业的芯片短缺,还是拟斥资 400 亿美元对芯片竞争对手 Arm 收购的失败,都没有影响到英伟达业绩的增长趋势。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公司财报中表示:“一个新的计算时代已经开始,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向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转变。”而英伟达财报上的数字则是黄仁勋这席话最好、最有力的证明。

单季爆赚61.9亿美元!

第二季度英伟达的收入从 67 亿美元增加到 135 亿美元,收入同比翻了一番。净利润从 6.56 亿美元增至 61.9亿美元,同比增长 854%,环比增长 202%,利润率达到 70%。数据中心收入达到 103 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目前占总收入的 76%。

英伟达预计下季度营收将达到160亿美元,这将是AI带来的又一次飞跃。到下季度末,其总收入有望超过思科。而且据 IDC 称,英伟达在企业 GPU方面占有约90% 的市场份额。

对于英伟达的未来,行业分析师大多持有乐观态度。

Deutsche Bank的Ross Seymore 表示:“我们相信英伟达将继续从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的增长中受益。” 花旗银行的Atif Malik预测,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场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伟达则表示自己与 AMD 相比,在人工智能性能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Cowen & Co 的 Matthew Ramsay 预测英伟达的收入在 2024 年将达到 460 亿美元,到 2025 年达到 650 亿美元。“虽然我们也认为这些预测数据看上去有些夸张,但我们相信英伟达有足够的需求和供应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收入增长。”

Omdia 首席分析师 Alexander Harrowell 表示:“有很多公司拥有强大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芯片,但只有英伟达拥有如此庞大的软件生态系统。英伟达有能力围绕其核心技术创建一个强大的开发者社区,这是其独特的优势,就像苹果在 iPhone 上打造的生态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被赶超。”

谁是英伟达最大的挑战者?

英伟达在 GPU 领域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 AMD 和英特尔,并且还在不断更新其产品组合。在最近一个季度,英伟达发布了用于复杂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的GH2000 Grace Hopper Superchip,以及L40S GPU,这是一种通用数据中心处理器,旨在加速计算密集型应用。

但 AMD 也没有原地踏步,其正在用新的Instinct MI300X 芯片向英伟达发起挑战,并通过将多个 MI300X 小芯片与 Zen4 CPU 小芯片相结合来构建强大的 AI 加速器。

6 月,AMD 首席执行官Lisa Su 在旧金山举行的一次活动中表示:“生成式 AI、大型语言模型已经改变了市场格局。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对计算的需求都呈指数级增长。MI300X 提供了 2.4 倍的内存和 1.6 倍的内存带宽。凭借这些额外的内存容量,我们在大语言模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为我们可以直接在内存中运行更大的模型。”

然而,新的 AMD 芯片要到 2024 年才会批量出货。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s高级副总裁Raj Joshi表示:“在2024 年初 AMD 大批量发售新型 AI 加速器之前,英伟达的高性能 GPU 不会基本没有竞争对手。”

英特尔则继续落后。今年3月,英特尔取消了原计划在未来一年半内发布的多个服务器GPU产品,包括其高性能计算级别的Rialto Bridge GPU,并将Falcon Shores GPU架构推迟到2025年。

Breyer Capital 首席执行官Jim Breyer表示:“在我看来,英伟达最大的挑战不是 AMD 或英特尔,而是谷歌。”

谷歌虽然起步缓慢,但据报道,其创始人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已经出山,回到谷歌总部,致力于该公司的Gemini 的人工智能项目。与英伟达不同,谷歌更多地是从搜索引擎的角度来看待人工智能,面对微软的挑战,谷歌需要保持其 Chrome 的主导地位。(微软已将 Chat-GPT 集成到其 Edge 浏览器中,微软/OpenAI ChatGPT 技术在英伟达芯片上运行。)

谷歌也使用英伟达的GPU,但其开发了自己的 TPU,即专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设计的专用 ASIC。谷歌完全有可能提高 TPU 的产量,并基于自己的 PaLM 2 大语言模型构建全栈生成式 AI 产品。

同样,AWS 也在开发自己的 GPU。2015年,AWS 以3.5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芯片设计初创公司Annapurna Labs,并开发了两种类型的GPU——Trainium和Inferentia。据称,使用 Trainium 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比类似的 GPU 系统快 140%,成本低 70%。

AWS的绝大多数AI芯片仍需从英伟达购买,因此尚不清楚AWS能够从英伟达的芯片市场中分到多少蛋糕。然而,永远不要低估谷歌、AWS或其他企业,他们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雄厚的财力,并且都有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市场和开发者社区,还有可以满足AI应用需求的数据中心。

但目前想要直接挑战英伟达还不太现实。Bernstein Research 高级分析师 Stacy Rasgon 指出,“在过去的 15 年中,英伟达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软件生态系统,这是其他公司所没有的。”

潜在的陷阱

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或一家企业是不可战胜的,诺基亚手机就是很好的论据。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英伟达丢掉市场份额。

如今,英伟达几乎拥有绝对主导权,因此它可以在芯片上获取高额利润——单个 GPU 的运行价值高达 40000 美元。一旦 AMD 和英特尔联手,无疑将提供更低成本的替代方案。此外,企业总是担心供应商锁定,市场和客户需要第二个 GPU 供应商。这些因素可能不足以对英伟达造成致命打击,但至少它们将迫使英伟达降低价格,收入和盈利会面临一定压力。

英伟达还有一个潜在隐患是困囿于自身的成功。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事情正在发生,但需引以为戒,毕竟古往今来有多少企业都倒在“骄兵必败”上。黄仁勋的稳定领导力是英伟达的一大关键优势,他现年 60 岁,尚未接近退休年龄,但如果某天决定离开,英伟达可能会面临领导层真空问题。

最后,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知道每一项技术最终都会被下一个新技术所赶超。但从短期来看,英伟达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O’Donnell表示,英伟达正在有条不紊地执行自己的计划——他们制造了芯片、创建了生态系统,并赢得了市场份额之争。“短期内,这股力量确实无法阻止,他们将继续占据市场。”

*本文由SDNLAB编译自NETWORKWORLD网站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26307.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23-09-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