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巨龙:可重构柔性网络体系

兰巨龙:非常感谢张老师精采的报告。下面是我来介绍一下可重构柔性网络体系。报告的题目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网络的提出,体系架构,一个是实现考虑。

目前来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业务及应用,每天网上传递的信息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搬运四千多亿次,网络的效率不高。本身光的速度超出我们电的速度,节点的端口处理能力也没有充分的利用,目前来说,峰值的处理能力是0.8,实际上就是平均不到0.3,谷底的时候不到0.1。

从问题的分析来说,也是从设计的初衷来看,电信网最早是电话,互联网最开始是进行数据传输和邮件传送。所以他们都有事先对于服务对象的一个理解,网络发展到目前来说,网络不仅仅是通信设施,而变成了整个社会的网络,对网络的期望也就非常高了。这个变形金刚的图片不是很确切,但是给我们一个启迪。目前的网络其实是固定的工作,我们相当于在交通运输的时候,我手里只有一辆卡车,不管是我运送一个人也好,运送很多的货物也好,我家里只有这一辆卡车,运送货的时候我又放不下,我们就在想,能不能把网络设计成像变形金刚的一个东西,如果只有一个人出门,变形金刚上的胳膊设计成一个摩托车,如果三四个人是变成一个汽车,如果需要飞行,可能变个飞机出来,让你很快的。如果要进行工程用,我可以变成推土机。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情况下,对业务提供贴切的服务,不能说最优,但是可以次优。

为什么说我们要改变互联网的企业架构?其实有一个最基本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决定性能,结构决定效能。结构决定性能,比如钢铁也是炭盐水组成的,经过加工,它的钢的柔韧性和硬度就不一样,利用不同的柔韧性就可以制造东西,可以制造很多的应用场合,结构不同,最终体现的性能也不一样。结构决定效能,上海的地铁一号二号线的设计,其实是两个团队设计的,在地铁一号线设计的时候,我们最开始有很多不理解,每一个地铁的出口一定要拐弯才能出得来,每一个地铁口从外面地铁的时候一定有三个台阶,先上去再下去,另外一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在那个列车上车之前有一个金色的带,还有一个醒目的黑色标志,这样很容易就感觉到危险。最开始我们对这个地铁口为什么要拐弯才出来,不直接出来,很多都不理解,后来发现地铁下面实际上是有空调的,一拐弯实际上就是里面的节能非常好,明显在用电方面地铁一号线省很多,地铁二号线直接就出来了,相当于我们夏天开空调开着窗户一样的。下一个地铁口要先上去再上来,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很当人家门口也是这样的一种台阶,有大雨暴雨的时候不容易淹掉,结果二号线就淹掉了。结构上一些细微的改变,可能就对你整个的效果差别非常大,而且地铁一号线的盈利比二号线强很多。

随着SDN这些的提出来,慢慢的对重构网络的认同度也比较高了。

可重构网络是一种旨在通过网络结构的自组织、功能的自调节和业务的自适配,来最大程度地弥合网络能力与业务需求之间时变鸿沟的新型网络体系。如果我资源不够,我是拒绝的,实际上重构网络里面对某一个业务网的建立,其实有点电路里面的连接,我能够为你提供服务,我才给你建网,我不能为你提供服务的时候我就拒绝了,等我这个资源够的时候再建,这样可以保证只要接受了你提出需求的时候,就能保证你的服务质量。

其实有一个内在结构的时变性,构造并保持能够跟随业务特征变化的时变网络结构,有峰值、谷值的变化,可以根据业务的特性做一些变化,最终为你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可重构网络有几个内涵,一个基于元能力的网络体系,张老师也说到了,SDN也好,从我们可重构的网络也是一样的,在多大的范围内去重构,这是元能力的网络体系。我们把网上的很多,需要网络进行操作的人,包括基本的路由器等,你需要建立网络的,为用户服务的时候,我们把这些元能力进行编排重构,可以提供最恰当的服务。

多肽传输模式。希望在这个网络里面具有多种传输模式。我们希望能够兼容目前和未来各种应用的需求,包括A6网,希望这个网络里面把IPTV4作为特例来实现。自适应重构机制。基于元能力的资源虚拟,能力组合,逻辑承载与控制登记制,完整的基础网络重构机制和结构。内在安全模型,可重构网络的安全可信模型。

借鉴ATM模型,我们到了数据面,管理面,控制面,宏电路相当于接近于能够为用户提供QS体验的传递模式。分组传递实际上是各种的分组交换模式,为各种传送建立服务路径,每一种服务路径提供的QSE是不一样的。在控制面上构建,相当于连接通路,除了网管的功能以外,实际上最主要的根据多维的状态感知和实施资源的认知进行重构决策,实际上我这个重构一定是有力度的,一个是本身对资源力度资源的管理,第二个是时间也有力度,也不能说天天重构,还是根据业务的需求和网络的发展进行的。

首先对业务和资源进行感知,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进行协同计算和信息融合,然后通过认知以后进行自适应的承载,对应不同的业务。与传统网络的差别主要从管理层来考虑。传统的网络资源管理主要是对节点和传输电路,传输是传输的网管。不同厂家的路由设备也没有完全到一个管理上,我们现在的资源管理希望工作的更细,这个有难度,也需要一步步的发展。我们资源有些是可以调配的,现在的路由器可以进行一定的资源管理,只不过很多东西都没有去用。目前来说,它是有一个基于智能感知的计算的统一管理。

可重构网络的实现。我们主要考虑四个问题,到底是集中管理起来还是分布管理,集中到多大的范围集中,我们确实做了很大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结论。主要是说数据平面怎么进行传输,第二个是控制平面如何控制,管理平面如何管理,第四个是如何重构的。把我们怎么做重构网络进行一个回顾。

传输这一块,在数据面上,最核心的思想是为不同通信主体建立满足其特性的不同路由模式。不同的通信主体我给你建不同的通信模式,在这个相同的通信主体路由模式里面,还有不同的服务性能需求,我们在为用户建路径的时候你是什么业务,你QES的需求是什么,根据需求建立路由。比如电话,我们两个就要打电话,我们给你建一个电话网。第二个是银行,银行需要建银行传输的网络晚一毫秒两毫秒,对于人来说根本感觉不出来,但是不能给错了。本来存一千块钱变成一百问题就大了。你说过一秒钟两秒钟以后告诉我,你存了钱了,那没有关系。所以说需求不一样,最后为用户建立的路径是不一样的。

域间如何传输,为一组具有共同传输路径同类业务流的动态建立为其提供数据传输的自适应型虚电路即宏电路。域间的连接一定是有限制的,域间有限的连接一定有汇聚特性,宏电路为网络提供游服务质量保障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是满足多样化业务传输的有效工具。

基于多样化传输,整个网络提供一个定制化的服务,在域内用各种协议,域间采用各种宏传递。也可以建立一些即时的服务网,比如微信这些,这个网络不是现在的虚拟网络的概念。

如何控制?可重构网络通过域内多态路由或宏电路,域间宏电路的方式实现全网络径的建立,最终实现全网分布式协同控制。其实最主要的想回答刚才提到的一个问题,可重构网络是希望有一个统一管理平台,到底管多大,我们实际上不希望我的可重构平台是一个大的平台,实际上也不可能,你要建立到全球的网络基础设施,首先不同国家的管理就很难实现一个统一的管理,我们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一个区域,我们的资源可以得到最佳的优化,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方式统一的资源调配是最好的,不同域间保证全球通路的优化。我自己把自己这里管好,但是别人的信息我是知道的。我们希望最后通过连接关系的信息传递,达到全网的最佳。

重构的两种形态,一个是动态加载和动态编排。现有的模块,我们可以通过重新编排,完成新的功能,因为目前来说,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可以用NT也好,多核也好,包括硬处理,我们可以动态加载新的模块。原来只有一种协议站,我们可以加新的协议站上去,这样可以达到为不同的业务建不同的协议站。从分布式的管理平台来说,不断的搜集资源,然后最后通过各种的预算,网络资源状态的监控进行一个重构,最后根据资源在变化和服务的变化,为新的服务提供最好的服务。

谢谢大家。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15295.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15-12-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