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geki Yamada:日本研究与教育网SINET现状与新方向

Shigeki Yamada:非常感谢您的介绍,首先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要感谢会议主办方。我谈一下我们的SINET,就是科学信息网是日本的一个网络。

在日本我们也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我们有我们的网络部署,现在我跟大家讲一下日本的SINET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SINET是研究教育网络和用户以及800多家机构大学,里面有所有的大学入户数超过300万,这个是个体用户数。这其中包括学生和教职员工。当前SINET达到第四个版本。有47个区域,美国最大的宽带,有40G的宽带,还有10G的网络用于国际研究。现在我们有8个GBPS,现在的一些设施跟很多的机构进行设施的设备研究方面不同的区域,还有安全的合作在不同的研究之间也进行。教育方面、环境、教育大学都可以连接起来,我们有国际IT、IHC等等。在不同的一些国家都有相应的,所以我们建立起这样的国际网络设计平台。

我想介绍一下我们的应用案例。首先第一个应用案例是能源方面的生产。BAR2,还有VB3,加入大学之间的数据可以进行分享,另外一个高能原的领域在实验方面是在瑞典,用国际的网线可以分享主要的数据。这是另外一个例子,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这是关于地震的预警,我们收集不同的地震项目,在地震的感应器,用数据收集的部分收集数据,这样数据用VPLS播放的能力,把这些数据用这样的设备收集起来,不断的同步去更新。这是在天文领域的运行情况。也是传播大量的数据,数据大概有超过了8GBPS,它是在国家天文局之间的传输,确保把它连接起来。

Geodesy是天文望远镜监控地球的运营状况,并且监测地球的运行趋势。这是ALMA望远镜,是全球的合作伙伴关系,跟全球北美东亚,这种合作关系还有跟智利一起参与望远镜,有5000米高的地方。这是另外一个先进计算机的高级研究所,有9个研究大学NRI操作的基础设施,简称是HPCI,连接了HPC资源。还有跟超级电脑用网络连接起来,有40G的连接网络。这个是另外一个案例,是医药信息的研究案例,即便是大地震,仍然没有停止,SINET在紧急情况下仍然可以运行。这是云计算的服务,SINET提供直接的连接,跟其他提供商进行合作,提供高性能、安全、成本低廉的云服务。由55个大学应用了这一类型的云服务。方法就是用SINET的I2的体系。现在我们在SINET4和SINET5版本中间,第五代想要应用世界上最先进加强国家连接性,并且加强上层的服务包括云服务来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基本5的特征就包括100G的联络,第二个是高性能的国际联线,第三是加强上层的服务。

让我介绍第五代的细节。首先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对于研究机构,还有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部,就是日本的官方简称是MEXT,不仅仅是用于一些包括其他的部分和信息,来建立起这样的设施,他们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在底下的层面你可以看到,我们也包含安全、加强这一个模块,并且使用云服务的效率,并且支持协作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协作。不同的数据资源进行分享等等。这个是SINET5代用国家层面的冗余控制,所以每一个SINET的节点跟别的节点相互连接的。这里显示了一个不同的连接设备的连接节点的状况。还有MDPS的连接路径,同时MPLSTP的设备也建立了MPLSTP的路径,对接了IP的路由器每一个都包括5个逻辑路由器,并且是直接连接,方法就是通过原始一层二层的MPLSTP路径。我们将使用全网格的拓扑和延迟技术。五大网络直接连接每一格路由器,全网格创造了最低延迟,并且也支持SDN谷歌网络。

对于五大网络提供的这些连接,在不同的一些线都连接起来,同时在美国和日本都连接起来,并且还跟轮对也建立起新的线路。我们将会有100G网线把日本和美国连接起来,将会有20G连接日本和欧洲,特别跟伦敦连接起来。同时我们目前的活动能力日本和新加坡连接起来还有其他的亚洲国家也连接起来。这是一个主要的5的服务布局。它提供了不同多层面的网络服务,它有不同的其他网络平台来实现,它形成了虚拟的分开服务网络,对每一个服务组织,允许每一个网络的服务,特别是一些功能升级,错误恢复的行为导致了不稳定性都可以避免。所以这我也想我们有五个逻辑,一个是有IPV4,IPV6的网络协议,还有L3VPN还有L2的需求层面。这是一些细节的网络分配情况。

另外一个我们谈一下我们的实际网络,我们想要去介绍一些交换器的情况,能够允许LAN的运营商可以通知他们的LAN的地址,而不考虑VLAN。所以我们将会发展这样的LAN,基于SDN的控制器去控制它。这是第五大网络的计划。现在SINET正在建设并全面建设将在2016年4月份会实现。在现场测试会在12月份进行,我们将开始从第四代到第五代的升级过程,从明年1月份开始实施,所以这样的迁移工作、升级工作将会在周末开始进行。非常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听我的讲话,谢谢大家!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15269.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15-12-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