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培育壮大算力经济

作者简介:胡玉姣,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

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我国启动了又一区域协调发展计划——“东数西算”。“东数西算”中,“数”是指大数据,“算”是指算力,即处理数据的计算能力。“东数西算”工程旨在通过国家枢纽节点的规划和建设,引导东部数据中心建设集约化发展,西部数据中心建设跨越式发展,实现东西部算力需求与供给统筹调度,各级数据中心集群由中心城市向城市周边转移,推动算力、网络、数据、能源等协同联动,推动大数据中心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改造有效结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在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中表示,“东数西算”可简要描述为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新基建),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计算和处理。“东数西算”将为我国建设一张算力大网,又可成为算力网络。

我国对算力网络早有布局。于2020年9月成立了“东数西算”产业联盟,于2021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且明确提出进一步打通国家枢纽节点之间网络传输通道,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2021年7月,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结合数据中心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了“统筹协调,均衡有序;需求牵引,深化协同;分类引导,互促互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分阶段制定了发展目标,提出了建设布局优化行动、网络质量升级行动、算力提升赋能行动、产业链稳固增强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安全可靠保障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至2021年9月,“东数西算”已在贵州、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推进,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算力新格局。

“东数西算”已站在了风口浪尖,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基于“东数西算”构建的算力网络本质上是时代的产物。数据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在全面重构全球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领域,成为大国间竞相争夺的制高点。并且,根据《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算力资源中每投入1元带来的经济收益是3-4元。我国正处于数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而数据中心还面临布局建设不优、算力算效不足、能源利用不充分、联通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东数西算”构建算力网络正是为克服现有问题,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供需平衡、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应用,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国家级工程。

自2022年2月,国家正式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政产学研正在积极筹备算力网络建设,当前,甘肃庆阳市成立了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扶持数字经济发展的“19”条政策,围绕国家枢纽节点目标任务,规划到2025年全面建设占地1.7万亩的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贵州贵安新区在联通、中云、瑞云及其他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的联合作业下,正如火如荼建设贵安枢纽节点,力争到“十四五”末,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500亿元,全省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达到50%左右。宁夏枢纽节点将分为起步建设阶段(2021-2023)和全面建设阶段(2024-2025),在起步阶段,将加强与甘肃、内蒙古枢纽的密切协作,联手打造算力“金三角”,在全面建设阶段,宁夏枢纽将实现区域内标准机架总数72万架,可再生能源使用率65%。拉动大数据及相关产业收入达到万亿级,带动就业人员5.3万余人。内蒙古地区确定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算力枢纽,借此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呼和浩特、包头“千兆城市”和煤炭、稀土、化工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新建5G基站1万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区数据枢纽节点则主要通过政府牵引,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加盟,共同发力,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加快数字政务建设,做强做大数字经济。

其他研究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网络信息中心等,经过多轮探讨研究,基于自身长期积累的在数据、应用场景、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或主导或参与发表了一系列与算力网络相关的白皮书,包括《中国联通算力网络白皮书2019》、《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2019》、《中国通信学会算力网络前言报告2020》、《多样性算力技术愿景白皮书2021》、《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1》、《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白皮书2021》等。除此之外,产学研界也发表了一些学术成果,并在其中探讨了算力网络体系架构和相关应用,以及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技术难点和原型算法。

然而,在政产学研界共同促进算力网络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虽然产生的数据量极大,但是缺少有效的数据,而且各个群体、区域间存在数字鸿沟,如何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一大挑战;其次,“东数西算”是推动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中牵扯到大量的产业布局,然而当下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偏重于面向消费需求演化,整个市场的技术创新和卡脖子技术的沉淀相对薄弱;然后,虽然我国在算力网络标准规范方面已有初步布局,形成了网络5.0产业联盟算力网络特设工作组;CCSA TC621 算网推进组;ITU 算力网络标准等,但是在具体方向上仍有许多空白,国际话语权也有待提高。

为迎接挑战,齐心打造强国工程,在行政层面,首先需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其次从政策层面激励核心数字技术研发;然后建设算力网络新基建。在产学研层面,首先需要梳理数智化转型时代的需求,不仅仅分析用户消费侧的需求,同时也应明晰算力网络作为国家新基建在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其次科研工作者以需求为导向,在国产自主的高科技力量基础上,创新拔尖,努力突破核心数字化技术,着力解决其中的卡脖子难题;然后,对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升和拔高数智化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算力网络新基建建设中。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25717.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22-04-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