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的十年沉浮

DevOps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过去的十年中,与该模型相关的概念、实践和策略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事实上,当人们今天谈论DevOps时,他们的意思通常与早期的DevOps大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DevOps的变化,有必要回顾一下自2009年人们开始谈论该模型以来,DevOps所经历的一些发展阶段。

早期的DevOps:联合开发和运营

在早期,DevOps是非常简单和直接的。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开发人员和IT运营工程师能够更好的沟通,了解彼此的观点,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再相互指责,那么软件部署将会更加顺畅。

在此期间,DevOps很少涉及到特定的工具或方法。DevOps团队所支持的大多数工具(例如CI服务器)都是敏捷运维的一部分,而敏捷运维比DevOps早了好几年。

因此,一开始DevOps规定了一个目标——在开发人员与IT Ops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但实际上并没有提供任何工具或流程来帮助实现该目标。如何“执行DevOps”取决于用户。

容器和DevOps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直到Docker容器的公开可用转变了这种状况。

Docker并不是第一个容器化平台。实际上,容器技术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是可以说,Docker是幸运的,因为它正好出现在DevOps倡导者寻找一种可以将他们的理念付诸实践之时。

这就是Docker(以及后来出现的其他容器平台,如Kubernetes)所做的,它提供了一种可在开发和生产环境中使用的应用程序部署格式。通过这种方式,Docker容器简化了开发人员与IT工程师之间的协作,从而促进了DevOps的核心目标。

这并不是说容器已经成为执行DevOps的唯一技术解决方案,除了促进实现DevOps的目标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促使我们使用容器。

尽管如此,DevOps容器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帮助DevOps从业人员构建了一个实际的工具集,并将DevOps从理念转为现实。

超越DevOps:“一切Ops”的兴起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DevOps的发展发生了另一个重大的变化:不仅是开发人员和IT工程师,软件交付过程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软件测试人员和安全专家),也被纳入了DevOps的阵营。

换句话说,DevOps的目标变成了无缝协作,不仅是在开发人员与IT之间,还包括测试团队、安全团队等等。

到2016年,这一扩展已经完成,New Relic 宣布“everything Ops”的兴起,并确定了DevOps的十几个分支,其中大多数旨在将这些原理扩展到其他领域(从数据、安全到市场营销)。其他定义将DevOps扩展到整个组织的趋势称为“ DevOps 2.0”。

“连续”万物的时代

在过去的几年中,每个与DevOps有关的进程都被认为是“连续的”。

关于“连续”的定义并不总是完全相同。但是总的来说,当人们在DevOps上下文中谈论流程是连续的时候,他们指的是流程应该发生在软件交付的所有阶段。例如,不应该只在某一点测试软件,而应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直进行测试。同样,不是只执行一次安全扫描,而是连续地执行。

这种对“连续性”的痴迷使某些人把这个时代称为“连续的一切”。有时,这个说法过于偏颇,因为并不是每个过程都需要完全连续。此外,很少有进程是连续的,因为它们在持续不断地活动,没有延迟。如果不是连续的话,其真正的目标是使流程全面且可预测。

DevOps的未来发展

DevOps意味着什么?接下来又该怎样发展?

有人认为,之后机器学习和AI将会结合到DevOps的实践中。毕竟,DevOps是关于无缝流程的,而AI支持的决策可以通过消除人工干预使流程更流畅。(当然,这也可能使他们面临更大的风险,但团队可能会发现这种权衡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DevOps和云将会有更大程度的交集。令人惊讶的是,在DevOps社区中,并没有对云(或所谓的云原生技术)有特别的关注。当然,许多DevOps从业人员都使用云,但是许多面向DevOps的工具(例如CI服务器和容器)并没有绑定到云上,它们可以在本地或云中运行。几年后,DevOps将主要集中在基于云的工具上。

结论

DevOps最初只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想法,它使开发人员和IT工程师之间进行更有效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定类型的工具(例如容器)开始与DevOps紧密相关。不管DevOps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很明显,2020年的DevOps与2010年的DevOps会有显着的差异。

原文链接:https://www.datacenterknowledge.com/devops/meaning-devops-has-changed-lot-last-decade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23831.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20-01-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