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史凡:SD-WAN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要点思考

第二届中国SD-WAN峰会于11月16日在北京圆满落幕,中国电信智能网络与终端研究院CTNet2025所副所长,MEF(城域以太网论坛)中国工作组主席史凡带来了主题演讲《SD-WAN的发展情况与未来要点思考》。演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SD-WAN的应用部署状况,第二部分是SD-WAN未来的发展会有哪些关注点和要点。

SD-WAN的应用部署状况

对于目前SD-WAN发展的情况,史凡总结到,SD-WAN更多是一种服务的能力,而不仅是只关注网络连接,起初运营商是比较被动进入SD-WAN市场的,但现在就运营商部署的应用情况来讲,对SD-WAN的积极性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

阶段一

史凡认为SD-WAN从最早出现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市场应用阶段,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第一个阶段主要是面对或关注的是如何解决低成本WAN连接,提升用户体验。万变不离其宗,在谈论高大上的技术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降低企业成本的问题。

阶段二

第二个阶段是整合应用形成“网+应用”SD-WAN,在这个阶段大型厂商开始收购初创公司,整合安全类、应用加速等上层应用,推出SD-WAN全套解决方案。如思科收购了Viptela并整合其安全方案,VMware收购 VeloCloud,与ADVA、Telco Systems、RingCentral等多家合作提供应用优化、统一通信、安全等集成产品,Fortinet推出了安全SD-WAN。

阶段三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与多云的结合,形成“网+多云”SD-WAN,加速了SD-WAN的引入和部署,现在很少有企业不上云,像中国电信这种传统的电信企业都在做云化。IDC服务商提供跨网+多云的SD-WAN服务,公有云服务商借助SD-WAN提供上云服务,这也对SD-WAN的整个市场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史凡认为目前阶段的SD-WAN一定是和云深度结合的,一个是与公有云的结合,面向公有云应用SD-WAN业务为用户上云提供入云连接,增值型业务主要以云侧服务为主。第二个是跨网和应用的结合,这会导致传统的SD-WAN1.0阶段连接内容被大大拓展,里面的要求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新的技术和挑战。

史凡表示SD-WAN真正的核心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种供给侧的改革,他给SD-WAN和传统专线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传统的专线像是一种交通服务,它关注的是车辆和承载的物品,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跟车里面具体装的物品是没关系的,其关心的内容是粗颗粒度的。相对来说,SD-WAN更像是一种物流快递服务,它强调的是在承载之外交付物的准确送达,其关注的内容是细颗粒度的。史凡说SD-WAN和传统专线的对比不仅从单个技术层面去看,SD-WAN本质上来说是供给侧的改革、生产方式的变化。

美国运营商案例——AT&T

接着史凡分享了几个例子,第一个是在运营商界有大名鼎鼎的AT&T,其OTT方案可选择任何网络,包括AT&T的MPLS、以太网、DIA、宽带等,基于VeloCloud, 未来结合FlexWare,在全球200个国家提供业务。
基于网络的方案就是所谓的和传统网络的结合,通过SD-WAN主要解决MPLS灵活接入的问题,目前为止MPLS主接入方式还是专线,而把SD-WAN部署进去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接入方式。

欧洲运营商案例——Orange

SD-WAN部署最核心的有三个要点,第一点是在做编排的时候与Networking的结合,第二点是在Underlay(MPLS)基础上引Overlay(SD-WAN GW),第三点是云网协同,Site2Cloud。

亚太运营商案例——NTT Com

第三个案例是亚太运营商NTT,下图是NTT具体用户的案例,一家非常出名的日本企业,使用了NTT公司提供的业务,整个承载网和基础连接的部分,完全以NTT为主,但SD-WAN的控制和一些定制的业务,会去找一些合作伙伴共同提供。换句话说这个其实已经打破了传统的SD-WAN的概念,把整个企业网服务都交给新的SD-WAN业务来承载。

中国电信的推进和探索

接着史凡简单分享了目前中国电信的做法和思路,中国电信做SD-WAN业务运营,在解决客户需求的时候,首先要看一看是不是每一个客户的需求差异化都非常大。换句话说,要先判断是不是要做大量的定制化工作,如果是的话就不太适合用绝对标准化的产品和流程去做。

在大量定制化的情况下,按项目制的方式,不要做标准化的产品,在运营商内部主要就是借助系统集成体系。如果是可以标准化、功能都比较统一的话,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运营商提供云服务,采取不同的产品化方案。

SD-WAN的未来发展要点

史凡接下来谈了下对SD-WAN未来的理解。MEF发布了业内SD-WAN的白皮书,在此基础上未来一定会向纵深继续扩展,SD-WAN已经不仅仅是WAN这个领域,会向LAN、IBN领域延伸。

从WAN到LAN:SD-Branch

企业的需求不仅在SD-WAN,更在LAN,他们希望有可视化/集中管理、简易安装、安全性以及访问控制,下左图是某企业使用SD-WAN 后,一天的流量分布。

IBN的应用

第二个纵深发展的点,就是意图网络,下图为IBN应用的举例。目前MEF希望引入DSL语言的方式,借助简化业务意图向网络配置的转换难度。

行业加持——金融/银行业的应用

最后是行业加持,在某家银行的案例中,A网负责现有9个节点之间的联网,承载关键业务与应用流量。B网为新建的SD-WAN网络,作为“辅助网络”,分流A网的部分业务与应用流量,如VoIP、VPN、互联网,是连接外部世界的Hub。

行业加持——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史凡表示SD-WAN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就是向工业互联网的加持。工业 SDN 技术支持多种协议的 IT 和 OT 设备的统一接入,目前的 IT 设备普遍适用标准的 IP 和以太网协议, OT 设备则使用经过修改的以太网协议,工业 SDN 技术能够通过可编程的交换机识别和区分这些协议,并按照这些协议规定方式转发数据报文,实现多种协议设备的统一接入。


下图是整个工业互联网在联网层面的八大场景,SD-WAN主要解决图中场景6、7、8,光这几个场景也有目前SD-WAN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第一个是控制器南向接口的问题,因为工业里面的设备,或者被控制的设备接口,不是传统网络设备里的接口,所以必须要做控制器的南向接口。第二个CPE/uCPE接口的扩展,如10BaseT。最后一部分是端到端的安全管控,如OT和IT设备数据需要差异化加以访问控制和认证。


对SD-WAN来说还有许多未尽的事宜,史凡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个好事,说明业界在技术层面、方案层面还有共同努力的方向,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23723.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19-11-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