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边缘计算(MEC)货币化的5种战略

在过去几年中,云服务无法计算移动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并提供有意义的分析,即便是在光速传输之下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云通过回程与设备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延迟,这是移动边缘计算(MEC)着手解决的问题。

MEC旨在通过提供更接近设备的计算能力来消除延迟,它增强了虚拟/增强现实等各种应用,对于诸如毫秒级延迟的自动驾驶车辆等技术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边缘计算将在5G中发挥关键作用,5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有望迎来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VR/AR、AI和物联网连接。

OTT也来抢地盘

根据ABI Research的行业分析师称,5G可以创造近2500亿美元的收入。对收入下滑的运营商来说,5G将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和更多的机遇。然而,业界的专家却因为OTT的侵蚀而变得谨小慎微,这些OTT冲击了传统的收入来源,如语音和信息。

OTT正在冲击移动运营商的连通性业务,谷歌和亚马逊在德国等市场转售移动服务的Project Fi服务,这是最典型的两个OTT网络连通性的例子。MEC的出现,为运营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将充分发挥5G货币化的潜力,以应对OTT的冲击。

运营商具有地理和拓扑覆盖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基础设施、在线连接设备。MEC是一个自然发展并释放其潜力,移动运营商需要实施以下5大战略实现MEC的货币化。

1、看到雾计算之外的领域

MEC的架构在企业中一度引起混乱,这是因为有多条实现路线和竞争的开源标准,有不同的安全协议、各种监控和托管应用程序,甚至还包括雾计算。希望利用边缘技术的开发人员必须面对不同的挑战,并考虑到可用的新技术。移动运营商有机会向开发者和企业提供清晰的解决方案,并且创建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2、创建以开发人员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边缘设备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现在可以为开发人员提供方便而灵活的公有云接入、创新的软件解决方案和监控系统,使开发人员能够完全控制,运营商在这个领域应该可以做到更好。

创建以开发人员为核心的边缘生态系统,开发人员可以轻松配置他们的应用程序,同事还可以利用API。该平台需要为开发人员提供公有云级别的灵活性和控制权。最终,运营商生态系统可以提供超低延迟连接。

3、部署运营商级的架构

生态系统的架构需要非常强大,以便开发人员可以轻松迁移。运营商必须具备将自动化、编排等与端到端可见性相集成的架构,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从用户、开发人员和运营经验到网络和应用程序再到云原生架构乃至业务模型。

4、拥抱云优先策略

为了赢得竞争,有时候站在对手的角度思考也很重要。在移动运营商与OTT竞争中,运营商不仅要拥抱云原生架构,还需要采用云端OTT风格的思维模式。通常情况下,运营商有很长的测试周期,进行大量的试验和互操作性检查,这个周期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这往往会扼杀创新。OTT将网络看做是获取用户的工具,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推出新产品,对大多数OTT来说,标准是他们发展速度的制约因素。

运营商的选择是明确的,在部署MEC之前是否等待标准的问世?一些移动运营商已经开始推出了MEC产品。

5、商业模式的创新

与5G的多个用例类似,MEC有多种商业模式。其中一种方式可能类似于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货币化的机会。运营商的开发人员通过连接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台设备的应用来获利,运营商也能从这项设备的开发者和最终用户处获得收入。

运营商的MEC战略可能会产生一个市场,开发人员将与其他开发人员共享服务和技术,并利用API和连接来创建更强大、更有利的边缘应用程序。此外,还有围绕自主和联网汽车等技术的商业模式,运营商的MEC生态系统可以建立一个应用程序商店风格的系统,可以将AI和机器学习技术推广到大众市场的应用。

MEC还为运营商提供了通过与汽车公司、互联网家庭和工业物联网合作,为公共安全、连接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低延迟连接解决方案。计算机视觉和视频分析可以帮助运营商创建车辆保险、运输优化、辅助驾驶等业务模型。提供此类服务的成本将会显著下降,因为运营商可通过分析边缘的高清视频节省回程成本,而不是将大量的视频传输到端局或云端。

毫无疑问,MEC和5G将迎来技术突破的时代,移动运营商正在抓住这个势头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取决于移动运营商希望成为敏捷、灵活和创新的方式。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20352.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17-12-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