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SDN/NFV大会”在北京开幕

2017年4月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SDN/NFV产业联盟联合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年中国SDN/NFV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云网络、智时代”,为期两天的大会聚焦当前SDN、NFV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通过不同的主题环节,探讨传统网络如何演进等问题,分享全球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互联网公司和国际标准/开源组织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SDN/NFV技术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网络技术的创新方向和演进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张峰总工程师莅临大会并做开幕致辞。张峰总工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各位业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张峰指出,在全球围绕数字经济掀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网络构建,加快进行战略部署,积极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宽带中国战略”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抢占产业和技术的制高点,打造国家新的竞争力,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

SDN、NFV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被认为是推动网络架构根本性变革的关键技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设施重构的重要方向,将推动网络技术的重大变革和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推动网络向软件化、虚拟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方向演进发展。2016年,SDN/NFV技术和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整体步入务实发展的新阶段。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SDN/NFV还将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网络演进方案不成熟、管理运维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张峰总工对SDN/NFV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以SDN/NFV技术创新发展为契机,加大网络核心基础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网络芯片、网络操作系统等关键环节,加快推动SDN/NFV产业化进程,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靠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体系;二是要把握网络架构重构的契机,紧密围绕国内网络发展的需求,加快SDN/NFV等网络新技术在现网中的应用,协同推进IPv6全面商用部署,积极构建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架构,加快建设宽带、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要探索构建开源社区,积极对接国际相关组织和社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成果,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SDN/NFV产业联盟理事长韦乐平先生就SDN/NFV的现状、趋势和挑战做了发言。他认为当前SDN/NFV行业呈现出技术性能有差距、标准进展慢、商业模式不清晰和增收节资效果不明显的特点,整体仍处于现场试验和早期商用阶段,即Gartner曲线从过度期望进入幻灭到成熟期阶段。2016年,SDN/NFV领域的主要关注点和趋势包括:“随选网络”成为主流运营商的SDN切入点,SD-WAN成为SDN迈向大网的关键,数据转发面的可编程推动软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核心网的虚拟化成为NFV的切入点,协同编排器生态竞争激烈,产业链呈碎片化,标准和开源工作开始走向协同和融合。

韦乐平先生认为,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随选网络”需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最主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和端到端自动化。而当前“随选网络”业务还存在端到端资源查询与自动化预判、自动报障处理流程等诸多挑战。同样,运营商在做传统CO向云化DC演进时,只有少数有条件和有需要的逐渐改造为电信级云化DC(网络DC)。并以此为契机,完成从传统垂直封闭架构向SDN/NFV/Cloud水平开放架构,嵌入式系统向OTT软件开发模式的技术转型,由面向流量聚合点的网络重构转向面向业务、IT和网络资源的云化聚合创新的重构。

最后,在谈到网络架构重构的挑战时,韦乐平先生认为“架构的重构牵一动百,估计需要10年左右时间。”涉及到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制度文化、规划模式、运营模式、研发模式、技术挑战(包括标准滞后、性能挑战和集成难度)、软件价值和人才队伍等因素,网络架构重构的成功唯有高层直接强势介入和统一领导。

本次大会汇聚了全球SDN、NFV领域在科研、集成、软件开发、设备制造以及标准研制前沿领袖和领军人物,围绕SDN/NFV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将对外发布SDN/NFV产业联盟2016年研究成果,详细内容尽请关注本次大会后续报道。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19108.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SDNLAB君 发表于17-04-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