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Flow:正处在攀升期

OpenFlow由于其颠覆性一直受到业内的质疑,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样的观点:OpenFlow协议没有未来,甚至有人认为它将走向毁灭。

接下来我将用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当业内从业人员还在争论是否有必要取代OpenFlow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运营商——包括主要的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公司和企业已经受益于该开放的协议了。我认为业界需要将注意力从南向接口(控制平面)向北向接口(应用)转移,这才是SDN的商业价值所在。

OpenFlow是由中立供应商制定的SDN南向接口协议标准,目前OpenFlow不仅广泛应用于虚拟交换机,还应用于芯片、白盒交换机和品牌交换机。OpenFlow将控制与转发分离有效地提高了OpenFlow交换机的性价比,独立的控制软件允许运营商根据业务优先级调整网络行为,当然,这也是SDN的目标。

今年6月的开放网络峰会(ONS)上,4家厂商:阿里巴巴集团、谷歌、AT&T、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透露了他们对OpenFlow的信赖,7月的OpenDayLight峰会上也有很多事实证明很多企业看好OpenFlow。

规模和白盒交换机的革命

对谷歌和阿里巴巴而言,庞大的网络规模导致他们面临着成本和可靠性的挑战。谷歌技术顾问Amin Vahdat指出:“当我们想创建一个网络时,从规模和速度方面考量市场上的硬件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因为真正契合我们需求的硬件并不存在。”

因此,谷歌建立了自己的分布式计算和网络基础设施。三年前的ONS上,谷歌高级技术架构副总裁Urs Hölzle透露,谷歌已经将数据中心网络打造成纯SDN网络了,但是究竟如何实现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上个月Amin Vahdat透露谷歌确实在数据中心应用了OpenFlow,证实了我们的揣测。目前谷歌已经推出第五代土生土长的数据中心网络了,利用了SDN和OpenFlow架构,以及一个集中式控制软件。OpenFlow提供一个抽象层方便开发者远程调用编程接口转发交换机中的转发表项。

AT&T的通用客户端(CPE)基于x86服务器,其虚拟化层包括Open vSwitch(OVS)和多个虚拟网络功能。运营商采用OpenFlow配置OVS形成服务链。随着越来越多基于硬件的功能转变为基于软件的功能,服务链将会普及。在OpenDayLight峰会上,VMware的交换技术主席兼OVS领先开发者Justin Pettit表示OVS实现了OpenFlow,VMware依然是ONF中OpenFlow的主要推动力量。

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规模究竟有多庞大,Digital Marketing Ramblings四月份报道,阿里巴巴有35亿的活跃用户,其业务量超过所有美国大型电商业务的总和。阿里巴巴作为ONF的重要参与者,我们了解他们如何处理这么巨大的业务量。在ONS上,阿里巴巴高级网络架构师Kitty Pang大篇幅介绍了阿里巴巴的混合SDN云网络,它是建立在OpenFlow(VxLAN)之上的,Kitty表示OpenFlow是简单、灵活的,厂商的支持力度很大,并且能够兼容BGP和I2RS等技术。采用OpenFlow有效的将开发周期缩减了6个月。

It's all about control

OpenFlow是基于流量的,支持人为定义某个流量的行为,因此对国家安全局有莫大的吸引力。国家安全局目前在几个小规模的数据中心和分支网络中部署应用基于OpenFlow的SDN,并且打算在接下来一年内进行大规模部署。

新常态

我对南向协议的争论能够持续很多年感到惊讶,毕竟OpenFlow是一个厂商中立的标准,只负责SDN应该做的。由特定供应商推出的协议要么不规范,要么出于某个目的,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或者说,硬件定义网络无法实现SDN的价值。

企业业务转型最重要的点是SDN,不是OpenFlow。但OpenFlow是网络运营商打造可编程、满足特定需求网络的关键。我知道即便现在厂商在他们的产品中应用了OpenFlow,但宣传他们解决方案时出于商业利益并没有将OpenFlow涵盖进去。

我对“可替代南向协议可以更好地实现SDN优势”这一观点表示质疑。对运营商领头羊来说,OpenFlow成为他们的选择,是因为对行业发展有足够的推动力,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性能、互操作性、易操作性、可管理性,促进应用与服务的整合,这对业务直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关于南向接口协议的争论只会拖延这些积极的影响。

作者:Dan Pitt,开放网络基金会(ONF)执行主席

原文链接:http://www.lightreading.com/carrier-sdn/openflow-specifications/openflow-actually-on-the-ascent/a/d-id/717865


  • 本站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SDNLAB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SDNLAB,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 SDNLAB并附上本文链接。 本站中所有编译类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编译工作遵照 CC 协议,如果有侵犯到您权益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文链接https://www.sdnlab.com/13492.html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崔佰贵 发表于15-09-02
0